新觀察丨永鼎光纖:一根光纖背后的綠色革命
2025-09-12
開欄語:沒有落后的產業,只有落后的企業——這一經濟領域人所共知的“論斷”,點明了與時俱進和創新對于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性。作為江蘇民營經濟的領頭羊,如今的吳江,紡織、電子信息等傳統產業根壯葉茂;新材料、新能源、低空經濟、AI等新興產業、未來產業正茁壯成長。吳江區融媒體中心、吳江區工信局聯合推出《新觀察》欄目,聚焦企業創新,用新的視角講述企業新的故事,用新聞報道反映產品、企業、行業的新現象、新趨勢,解讀新質生產力的“吳江案例”和“吳江經驗”,敬請關注。
車間內機器運轉有序
屋頂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
區域化溫控系統精準調節著生產環境……
近日
走進江蘇永鼎光纖科技有限公司
一幅“綠色工廠”的生動畫卷徐徐展開
2025年1月
這家深耕光纖領域的企業
憑借在節能降耗、低碳發展上的突出成果
成功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
其“近零碳”排放的實踐
更是成為行業綠色轉型的標桿
點滴技改聚沙成塔 能耗降幅持續擴大
在永鼎光纖生產的關鍵工序——拉絲車間,這個層高30米的車間內,每層樓的溫度都不同,頂樓的溫度明顯比樓下高。“樓下的溫度大概在26度,頂樓的溫度有33度,因為這里不需要人員操作,對生產線運轉沒有影響。”永鼎光纖總工程師眭立洪指著墻上的溫度顯示儀介紹。
2025年初,永鼎光纖在拉絲車間啟動了環境溫度區域化管理項目,以“精準施策”的思路破解能耗難題——對影響工藝和人員操作的關鍵區域嚴格溫控,對非關鍵區域則放開管控,既保障生產順暢,又大幅節約能源。目前該項目的12條生產線中已有1條完成改造,每天可節約用電2000度左右,“等到全部完成后,預計車間的整體電力消耗將再降5%以上。”眭立洪對于此次技改信心滿滿。
其實這只是永鼎光纖綠色發展戰略的縮影。早在十多年前,公司就錨定綠色轉型方向,一系列技改項目持續落地見效:
- 屋頂光伏項目2024年發電量達195.6千瓦時,一年減少1145噸二氧化碳排放,相當于種了6萬棵樹;
- 固化爐LED換代,每年減排4626噸二氧化碳;
- 高速拉絲工藝改進、動力站節能改造分別年減排119噸、410噸二氧化碳……
一組組數據的背后,是企業對綠色發展的不斷追求。
創新破局降本增效 讓投入轉為長久收益
每項技改都不是一帆風順的,綠色轉型往往伴隨著前期投入的增加。如何平衡成本與效益,這是眭立洪面臨的棘手難題。“我們通過最大化量產攤薄單位成本,更通過技改提升效率、降低能耗,讓投入轉化為長久收益。”眭立洪道出破局之道。
眭立洪以“連續拉絲技術項目”為例向記者解釋,過去每加工一個預制棒,都要經歷降溫、清爐、再裝棒的流程,單此環節就耗時4小時左右。通過他們的技術創新與升級改造,這一流程被優化,設備啟動率從原來的70%多提升至90%以上,生產效率顯著提高。
讓眭立洪印象最深的還是企業在氦氣回收技術上的突破。氦氣是光纖生產中重要的能源之一,同時也會在生產過程中釋放,如果能夠把釋放的氦氣進行回收利用,那就是一項節能環保的舉措。“氦氣因分子量小,回收難度大,曾被認為不可能實現回收。”眭立洪說,他們當時下定決心,偏要啃下這塊“硬骨頭”,為了完成這個目標,他們聯合本地科研院所反復攻關,最終將氦氣回收率提升至80%以上。2023年底,氦氣回收技術全面落地,既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,又響應了國家節能號召。
綠色轉型不止于 “近零碳” 更在于長久之路
“屋頂光伏、智能示范車間、智慧資源管理系統……這些年我們在綠色項目上投入了數千萬元,但降本增效的成果也很顯著。”永鼎光纖副總經理周斌表示,綠色戰略實施以來,企業效率提生30%,2024年更實現“近零碳”排放,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22年下降35%,“短期投入換來了長期運營成本降低和競爭力提升。”
“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,對企業而言是肯定,更是新起點。未來我們將聚焦零碳甚至負碳技術,持續發掘綠色項目。”周斌坦言,綠色轉型不止于“近零碳”,更在于長久之路。每次技改都會面臨挑戰,但企業轉型的決心從未動搖。從一次次方案論證的博弈,到一項項技術失敗后的重來,永鼎光纖用堅持詮釋著“綠色發展”不僅是響應國家號召,更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。
在永鼎光纖的車間里,每一度電的節約、每一噸碳的減排,都在書寫著傳統制造企業向“綠色工廠”蛻變的故事。這條充滿挑戰卻前景廣闊的綠色轉型之路,正指引著更多企業在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上穩步前行。
本文來源:蘇州吳江發布


推薦閱讀
2025/09/24
傳承井岡精神 奮進長征新程 | 永鼎組織勞模、工匠、優秀職工代表療休養活動
2025/09/17
2025/09/12
2025/09/08
2025/09/08
2025/09/04